兩代作家的文學成長,記錄孩子成長的軌跡與煩惱:娛樂城網絡

時間:2023-12-09 03:40:21 作者:娛樂城網絡 熱度:娛樂城網絡
娛樂城網絡描述::原標題:兩代作家的文學成長,記錄孩子成長的軌跡與煩惱 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么樣?對于孩子的成長,最重要的是什么?家長究竟應該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什么角色?如果要用一句俗語概括中國家長的育兒心理,怕是沒有比“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”更合適的了。但這份蘊含強烈的父母之愛的期望,有時候也成了家長與孩子身上的緊箍咒。 11月15日,在上海國際童書展上,廣東新世紀出版社帶來了一套“文學家風”系列叢書。另辟蹊徑,從“文學”與“成長”的角度切入,邀請四對父女基于他們的成長、他們的家庭創作了四本“家書”。他們分別是創作《80%的完美爸爸》的董宏猷與董菁,創作《爸爸的兩個童年》的常新港與常笑予;共著《閑聊也是正經事》的孫建江與孫雪晴以及共著《遇見文學的少年妙不可言》的孫云曉和孫冉。 活動現場 成長,那些父母不應錯過的事 對于“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”的心理,當過教師,身為兒童文學作家,同時又是一位父親的董宏猷深有體會。他在《80%的完美爸爸》中坦言自己“未能免俗”。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,他也曾因害怕女兒“失敗”,輕視過女兒的個人興趣與選擇的權利,讓她承受了家長轉嫁來的焦慮和壓力。而他慶幸自己也做了正確的事,那就是在喜歡看書這一點上,父女倆興趣相投,他常帶著女兒逛書店和看書,女兒因為大量的主動閱讀,最終朝著自己的方向一步步成長起來。正因為有這樣的反思,在為“文學家風”所作的總序中,董宏猷寫下這樣一段話:“成長是一個過程,目標就是要‘成人’,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。因此,‘成人’比‘成功’‘成才’更為重要。‘成人’才是成長的正道。”一個孩子成長的目標應是朝“成人”的方向前進,在成長過程中,盲目、功利、攀比、只求“成功”的培養,單箭頭的施壓式期望,都是孩子承受不起的重負。 做父母的,不應錯過的還有陪孩子一起成長,因為成長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。在《爸爸的兩個童年》里,作家常新港相信,當女兒常笑予來到這個世界后,他獲得了第二個“童年”——那個曾有過“苦難”童年的男孩得以和女兒一起長大。在常笑予的眼中,爸爸像黑白交錯的斑馬,他既有著父親的威嚴、深沉,又是個愛玩的天真男孩。他們一同打電子游戲,一同“留守”老家,他們會為了一件事一起努力,會在孤單的日子里默默陪伴彼此。這個“玩伴”教會她不懼“強權”,敢于捍衛自己的尊嚴和正義,使她懂得陪伴和理解家人。而這些,是單箭頭的“望”變成雙向的“伴”后所帶來的溫情反應,在陪伴孩子成長時,父母也會迎來第二次的成長。 文學,連接兩代作家的橋梁 “文學家風”的四對作者,既是父女,又是作家。文學,是引領他們走向創作之路的導師,也是除血緣之外,使至親心靈相連的橋梁和紐帶。“文學家風”的總序名為“我的成長從文學開始”,八位作者無不因文學與創作結緣,文學是滋養他們成長的不可或缺的養分。 因此,在“文學家風”中,他們都有對文學“告白”。譬如常新港寫“文學是海,我就是奔向它的那滴不回頭的水”,孫云曉寫自己從11歲那年癡迷起文學后,就“決意要告別渾渾噩噩的過去,去獲得豐富多彩的新生”;孫雪晴說“少年時讀經典雖然讀不懂,但這樣才能有日后讀懂的那份回味”…… 兩代作家的經歷說明,文學不是一種能直接改善生存質量的物質,也成為不了單憑掌握技巧就能傳家的“獨門絕技”,但因為文學能溝通和碰撞人的心靈與靈魂,它有著讓愛與親情更加飽滿、更加融洽的力量。常笑予在《爸爸的兩個童年》中寫下一篇名為《那些我們不該錯過的事——我讀爸爸的作品》的文章,她說小時候讀父親的小說《獨船》,雖看不太懂內容,卻被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所深深打動。她在父親的作品中看到了溫暖,也看到了冷峻,而借助文學這一讓靈魂得以溝通的“語言”,長大后,她理解了父親的天真與冷酷,發現自己變成了和父親相似的人。兩代作家正是因為文學,身體中流淌著另一層相通的“血液”。 家風,文脈在代與代之間傳承 “文學家風”講述的是作家父女的文學成長故事,但其并不止步于告訴讀者幾段故事的層面,而是將視野放到“家風”這一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上,這一關乎國家與民族之未來的命題上。在以“家風”為主題的圖書并不少見的今天,有新意、有趣且不失深度地講好“家風”,并不容易。對此,“文學家風”系列叢書選擇從文學的角度,特別是以兒童文學的角度,為孩子和家長講“家風”。“家風故事”的“主角”自然是四對作家父女,但他們又是“故事”的作者。C叢書中的每一冊都主要由“成長印象”“文學微劇場”“成長故事”“文學作品”四部分構成。 在“文學微劇場”中,叢書編者邀請父女們做客,參與訪談,回答讀者關心的有關“成長”“創作”“親子相處”等等問題。而“成長故事”則是兩位作者所寫的關于自身成長與家庭生活的散文,是作家父女的深情講述。這些不同視角的文字,雖未直接回答“家風”是什么,但它們以回歸當代家庭現場的溫情方式,為讀者解讀了作家為何能培養出作家的問題,展現了文脈是怎樣借助良好家風在代與代之間傳承的。 “文學家風”系列叢書的責任編輯李碧梅說:“這些樣本雖然不能為所有家庭提供實操性的有關家庭教育、家風建設的指導,但是,它們從文學這個能滋養人成長,觸碰心靈與靈魂的角度,展示了一種創新的、講好‘家風’故事的可能性,從而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家風建設與精神文化的傳承貢獻了一份力量。”
站長聲明:以上關於【兩代作家的文學成長,記錄孩子成長的軌跡與煩惱-娛樂城網絡】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,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至:1@qq.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,本站人員會在2~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,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。